达梦教育梦想社区

标题: 修命改运的典型【了凡四训】电影版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山焱    时间: 2011-5-18 14:05
标题: 修命改运的典型【了凡四训】电影版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2292904i4626037.html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一、袁了凡生平
  (一)、袁了凡其人
  袁了凡於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1)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2)万历二十年(1592),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後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追敍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共计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两行斋集》、《劝农书》、《史汉定本》、《群书备考》、《历法新书》等。(3)袁了凡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兴藏》的最早倡刻者。(4)袁了凡文集(二)、《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的传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组成。其中“立命之学”是他69岁晚年之作,“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是他早年《祈嗣真诠》中的两篇,“谦德之效”是以前的《谦虚利中》篇。

  在《了凡四训》裏,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了凡四训》蕴涵著中国文化的深邃和智慧,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问世以来深受推崇,被佛教界称赞为积德行善、改造命运的典范而广为印行,流传足有几千万册。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造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袁了凡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称此书“是创造幸福的宝典”。(5)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後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後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6)胡适先生则认为,《了凡四训》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7)
  (三)、袁了凡的主要贡献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袁了凡在许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闪著耀眼的光辉。
  1、博学多才、涉足极广
  袁了凡在佛学、农业、民生、水利、医学、音乐、几何、数术、教育、军事、历法和太乙六壬奇门“三式”绝学等,“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编。”(8)
  袁了凡是“文理全才”的人物。他是明朝著名的农学家、水利学家及历法学家。譬如,他所著《历法新书》涉及46种历法,有岁差总数积算、五纬总数积算、推天正冬至五星自行限度、求第一东西差、求太阳食甚定分、求日月出入带食所见分秒、求朔望交会约率、四平方求弦术、太白黄道南北纬度、黄道南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等,共150多种求算方法,(9)学问深邃。
  袁了凡善於总结。譬如,他结合自己的经验探讨研究举业之道,组织编纂了《群书备考》等参考书。明朝末年,是嘉善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年代。如在万历年间,嘉善有状元国相钱士升、名臣魏大中等进士29人,占明清两朝进士总数的六分之一,超过了任何年号。嘉善是全国26个巍科大县之一,这也与袁了凡等人在教育上的贡献分不开。
  2、江南善举运动的宣导者
  明朝末年,江南社会变动剧烈,道德体系紊乱。作为社会精英的士绅阶层,为了教化民众,将劝善惩恶的诸多事例刊刻成“善书”,通过小说、说唱而流行於民间,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通俗的形式将“民众的道德”具体化。
  在善书的形成、发展和流传过程中,袁了凡的言行经历对善书思想的兴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0)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是善书中的经典之作,劝善是全书的重点和宗旨,“积善篇”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它阐明了善的含义、明辨善恶的标准、行善的道理和方法。
  袁了凡为江南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起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袁了凡与另一位嘉善名人陈龙正的父亲陈于王,是万历十四年(1586)的同科进士,两人情趣相投,常探讨修德行义之举,两家还结为儿女亲家。袁了凡极为赏识陈龙正,称赞他“孝思最深,所至不可量”。 
  崇祯年间,陈龙正在嘉善倡举同善会,崇祯十四年(1641)又建立同善会馆,作为经办善业的常设机构和公所。同善会馆是江南最早兴起的民办慈善组织,是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雏形,成为後来风行全国的乡村社会团体,引发了清代民间力量组织介入慈善机构的浪潮,具有重大意义。
  3、功过格的积极实践者
  功过格是最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事物之一,它把每日所做之事,按其善恶增减记数,是一种道德自律的工具。功过格的出现,标志著中国人认识到可用自己的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吉凶,这是精神生活中划时代的成果。
        袁了凡提倡以记“功过格”的方法,“隐恶扬善”、“迁善改过”,进行道德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修养、完善人生的目的。袁了凡作为功过格的提倡者和身体力行者,强调个人改变命运的力量,用善书来鼓动社会流动和提升社会地位,为後来者树立了榜样,他的言行经历对後世道德伦理思想的变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宗教界,在日、韩、美、澳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袁了凡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有几十个专门的研究机构。但是,国内对他的认识还很不够。对此,有研究者指出:“以前我们不注重到那些对社会对民间有影响的思想。袁了凡在当时社会裏巷皆知,在今天还在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转变模式,去研究那些真正影响老百姓的思想!袁了凡应当是浙江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笔,用专门的著作来写!”

===================================================================
了凡先生于69岁时写了四篇短文,本意为教训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训子文》,后来从家训变为警醒世人的文章,虽然文章短小,但是道理深刻,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解了为人要懂得改变自己命运,而改变命运要懂得用怎样的方法。全四篇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每篇都有其要旨,通篇下来不仅是劝人要积德行善,还有区别于其它类似文字的积极一面,不论来世福报,而是用今生行善即可有求必应的举例来劝人,又无质疑《易》之言词,推翻以前认识,可谓不偏不狭,是教导人们出言立行的好文章。

梦想成真系统/梦想成真手册中的成功三事和值得改善,就是采用的功过格。
作者: 糖果    时间: 2011-5-19 00:11
嘿嘿老大最近也在看这类东西啊~我也在找百合语丝集呢~和这个差不多。但是我更期待~哈哈~
作者: 红波    时间: 2011-5-19 11:45
呵呵 不错 不错
作者: 86934731    时间: 2011-12-12 23:07
可记大功一件啊
作者: 何志安    时间: 2012-2-16 10:18
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作者: 青山焱    时间: 2012-5-3 19:05
何志安 发表于 2012-2-16 10:18
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本片,从而改变命运。
作者: 夢非    时间: 2013-3-13 23:44
{:soso_e179:}
作者: 青山焱    时间: 2013-3-29 08:41
梦想成真系统/梦想成真手册中的成功三事和值得改善,就是采用的功过格。

使用梦想成真系统/手册其实就是在践行了凡的行动。也终将善有善报。
作者: qiyanhua    时间: 2014-8-9 10:53
我在看了哦




欢迎光临 达梦教育梦想社区 (http://bbs.admwa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