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教育梦想社区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6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感悟] 你懂事吗?——雾满拦江作品《懂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3:4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测试你的“不懂事指数”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果不喜欢这个测试,直接跳过也不会影响到后文的阅读。
  
    请逐一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则得1分,如果答案不是那么确定,则不得分,将你最后的得分加权起来,就是你的测试分数了。
  
  问题一: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对你来说是否很重要?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二:强烈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成功来说是否必不可少?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三:勇于承担人生的责任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四:尊重别人,真诚待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五:敬业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六:天道酬勤,勤奋、努力、刻苦的工作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七:掌握与别人合作的技巧,远胜于孤军奋斗。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八: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精深度。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九: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效率人生。
  □是 □不一定、或否
  问题十:处逆不惊,遇乱则稳,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是 □不一定、或否
  
  重复一下打分规则,以上十个问题,凡肯定答复者,得1分,凡否定答复者,不得分,然后将得分加起来,对你自己做一个“不懂事指数”的测试: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2分,侥幸侥幸,你的“不懂事指数”极低,这表明你已经不是那么的“不懂事”了,你在明显进步,已经有好久好久没有听到别人说你“不懂事”的指责了,你甚至有点怀念这种指责了。不过你放心,这种指责慢慢的将由别人对你的指责转为你对别人的指责,你会不无恼火的发现:怎么别人就那么不懂事呢?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2分与4分之间,还好还好,你的“不懂事指数”不高,这表明你属于“轻度不懂事者”,别人虽然对你未必有什么过高的期望,但至少,大家都知道你不是那种夸夸其谈惹乱子的人,这对你来说就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端,请继续大步的向着“懂事”的方向前进,直到让你和你周围的人都对你满意为止。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4分到6分之间,情况可是有点糟糕哦,因为你已经患了“中度不懂事症状”,虽然很少会有人指责你“不懂事”,但如果你想在周围找一个认为你是“明白人”的人,也比较难,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也比较糟糕,迷茫与困惑是最经常拜访你的访客,想知道为什么呢?跟你说也说不明白,因为你不是太懂事啊。

  如果你的得分介于6分到8分之间,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充满了自信的人,并且你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之得意,只是有一点让你不开心,这世界上的人怎么都那么混蛋呢?他们总是拿你的认真态度当儿戏,居然不象你自己那样重视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居叵测之徒对你心存恶意,你感觉自己就好象掉进了小人堆里了,真是太郁闷了。但是郁闷也没办法,除非你立即着手采取行动,最大程度的降低你的“不懂事指数”,否则你的麻烦会更多。

  如果你的得分高于8分,恭喜恭喜,你已经到了刀枪不入、水火不浸的“真人”境界,周围的人无不对你高看一眼,钦仰有加,你不断的在工作与交际圈子中获得认同,甚至连成功对你来说都是那么的唾手可得期日可待。只不过你有一个小小的麻烦,就是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那帮家伙却只用你白白干活,却不想把你亲手制作的蛋糕分一块让你尝尝,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实在是太不象话了——除非你知道了自己其实是个特别不懂事的人,否则你永远也无法避免把别人的敷衍当真的窘迫。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零……就是说你这个家伙其实压根就没做这道测试题,而且你是在一看这道测试题就忍不住要笑的那种类型,不是过于急切的想往下面看答案的急性子——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懂事的人,就别跟在这里瞎掺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你忙我也忙,搅和这事你累不累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帖子永久地址: 

达梦教育梦想社区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达梦教育梦想社区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保留达梦教育梦想社区的原文链接;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达梦教育梦想社区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3:52:27 | 只看该作者

“不懂事指数”测试结果的疑惑及解释

  
  测试完了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疑惑吗?

  如果没有疑惑的话,那咱们接着往下……什么,你竟然没有疑问?这怎么可以?没有疑问就说明你没有在认真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以后要记住孔子他老人家的伟大训诫,疑问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疑问的学习是让人怀疑的学习——怀疑你是否真的有意识在学习。子还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现在好好看看这道测试题,题中所列出的无一不是公众所普遍认同的成功价值法则,照本测试题的设计思想来看,分明是在说你领悟到的成功价值法则越多,你距离成功就越远,这不明摆着是胡说八道吗,能不让你愤怒吗?

  愤,是指你在想弄明白却总是摸门不着的一种极端心理状态,凡是处于愤怒状态之中的人,莫不是脑袋瓜子正在犯糊涂的人,即使他发火之前脑子清醒,等到发火的时候,大脑也就自然而然的启动了糊涂程序,智商迅速下降到六十以下的水平。

  幸好愤之后还有一个悱字,所以人不管犯了多么大的糊涂,靠了这个悱字,总还是有救的。

  那么什么叫“悱”呢?“悱”就是你已经想到了却还没有达到脱口而出的思维状态,思考到了这个程度,就已经接近于临门一脚了。所以我们来讲一个很“悱”的故事,帮助大家“悱”一“悱”。

  这个故事说,老鼠们一直认为他们和蝙蝠是同一种动物,除了蝙蝠多了那么一对翅膀之外,他们的外貌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丑。据说了找了蝙蝠做女朋友的老鼠们都是最令鼠们羡慕的,因为人家找了个“空姐”。

  所有的老鼠们都有一个梦想:飞上蓝天。所以满世界扑楞扑楞乱飞的蝙蝠们就是鼠类世界的“成功者”了。话说有一天,老鼠们搞了一次“成功者素质调查报告”之类的玩艺,该调查报告表明:所有的老鼠们都认为翅膀是一只老鼠飞上蓝天的关键,所以每一只老鼠们都有必要认真学习,发愤努力,先做鼠,后飞行,要认真研究每一只蝙蝠的飞行案例,就这样坚持下去,到了老鼠的翅膀长出来的哪一天,老鼠的成功飞翔之梦也能如愿以偿了。

  为此,老鼠们还请了“成功者”蝙蝠来给大家现场讲演励志,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只蝙蝠却非常的不象话,他在讲演的过程中竟然脱口说道:“……你们他妈的就是一群地沟老鼠,还想着飞上蓝天呢,你飞个屁啊你,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你也长不出翅膀来,所以我建议你们还是搭乘一架客机更好一些……

  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这只不识好歹的蝙蝠当场被愤怒的老鼠们逐出场去,因为老鼠们无法接受这只蝙蝠的荒谬观点。

  我们在这里要说的第一件事是:这个童话故事真的曾经发生过,那只口无遮拦乱说乱讲的“蝙蝠”,就是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埃里森,他曾是耶鲁大学的“肆业生”,上了一年半的学就逃之夭夭做了大老板,因此而学校请回去对学生们做报告,以鼓励学生们发愤学习,努力读书,先做人,后做事……可是这位埃里森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耶鲁,他公然在演讲中宣称知识与成功无关的反动论调,并诚恳的建议大家马上退学去开公司,结果惹得学校当局大动肝火,当场将埃里森从演讲台上轰了出去。

  耶鲁大学将蝙蝠埃里森轰出去,绝对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学就是靠了学生吃饭,要是让埃里森那家伙吹着恐怖的魔笛把学生们全带走发财去了,耶鲁大学这家百年学府,岂非关门大吉?到那时候多没面子。

  可是想带着学生们发财的埃里森被轰走了,那学生们应该怎么办?

  这就得学生们自己想办法了。

  这个办法就得先从“懂事“开始。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有关这个测试的终极结论:

  结论:

  别人的成功与你无关,所以别人的成功条件或素质也必然的不会与你搭上任何关系。这世上所有的成功学经典,纵然是千对万对,也不会对你有丝毫的作用。了解这些对你的成功未必能有什么作用,但不懂得这些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懂事的人。

  会飞的老鼠只有一种:那就是蝙蝠!

  成功的人生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懂事“的人生,一个”不懂事“的人想在社会上谋得成功,其难度不亚于老鼠扑腾着四条腿飞上蓝天。

  这就是这个测试所要告诉我们的。

  也正是我们这一本《懂事》的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前言——道理不是用来说的
  
  人的智慧差异不是体现在知道多少道理上,而在于能够从道理中获益多少。
  一个七岁的孩子所知道的人生道理未必比一个成年人更少,但能否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哲理中获得益处,却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年轻人不喜欢听别人对他们讲“大道理”,这是因为道理他们早已知晓,但如何才能够从这些道理中获得利益,这却从未有人告诉过他们。
  所以许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往往会被指斥为“不懂事”,很少有哪个年轻人愿意接受这一指责,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人生的道理他们不比任何人知道的少,所谓的“不懂事”的指责,实在是毫无道理。
  事实上,一个所谓的“不懂事”的年轻人,并非是真的不懂事情的道理,而是他明显的缺乏从这些道理中获得益处的能力,所以当他们遭遇到实际生活中的利益博弈之时,不懂得采用策略的方法化解困境与尴尬,往往是被动的采取孤注一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而在这个过程中,道义依据的缺失就成为必然,老气横秋的指责也就接幢而来,这恰恰是年轻人所无法接受的。
  说到“懂事”与 “不懂事”的区别,我们可以拿一本人人都读过的中学数学课本做个比喻即使是一个考得一塌糊涂的考生,他也会把课本上的公式背得娴熟,但是只有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来解决难题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在考场上考出高分,也才称得上一个好学生。
   “数学公式”每个考生都知道,但那怕是同一个考场中的考生,成绩也总是会分出高下。所以仅仅是知道公式,对考生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价值。这个道理考生自己知道,而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的成年人却反倒弄不明白这一点,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吗?
  有什么样的“人生道理”是年轻人所不知道的呢?那怕一个在社会上混得再不得志的年轻人,所知道的道理也绝对不比别人更少。甚而至于,越是混不明白的人有可能知道的道理越多,因为太多的人总是对他耳提面命。
  但正如同仅仅是背公式并不构成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一样,你所知道的大道理多少,也与你的成功或是失败没什么关系。实际情况是,许多好学生并不背公式,但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同样的事例是,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的人多半没心思去琢磨那些大道理,他们只是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事,这就足够了。
  所谓知易行难,一个人“成长”或“成熟”的过程,不过是逐渐的在学习与工作中运用他们早已知晓得道理的过程。这些道理他们运用得越是娴熟,越是得心应手,就越是适应环境,越容易获得实际利益,越是接近于成功者的意境。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道理却不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始终掌握不了从这些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的方法与技巧的话,那么,这个人终生将难以走出失败的循环,不断的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最终得到一个失意的人生,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不乏见。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道理并非都是原理。
  所有的道理都是构建于你对这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原理基础之上的。但是,那怕一个人生原理错误到了极点的人,他也同样知道一些正确的道理。但是人生原理出现谬差的人能够从正确的道理中获得益处的可能性,几近于零。如果我们去监狱中揪一位贪官来讲廉政,或是找一位抢劫犯来说勤劳致富的道理,他们保证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人讲得都要好,甚至会超过百家讲坛上的任何一位权威专家。可是专家和权威在百家讲坛上风光,而比专家更专家、比权威更权威的那些人却偏偏在监狱里啃窝窝头,这就是比我们所知道的任何道理更重要的人生大道理。
  即使是一个明了正确人生原理的人,在实践中也照样会犯错误。幸运的是,这些人的错误照例是由那些人生原理明显存在问题的人来承担,这就是那些“不懂事”的人的悲哀了。不懂事的人除了要为自己的失误行为买单之外,还要承担懂事的人所犯下的错误,甭管你是多么的不情愿,但这个结果却是早已注定,你不服气也没办法。
  许多人对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表示极大的愤慨,还有人别出心栽的想把这句话做全新句读,搞成完全相反的意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就纯粹是掩耳盗铃了。规律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孔子只是把人类社会博弈生存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一规律并从中获益,而不是闭着眼睛非要和规律顶牛。
  和规律顶牛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但这个好处是由别人来享用,说明白了就是你的愚蠢就是别人的智慧,你的错误就是别人的机会。所以那些闭着眼睛跟孔子顶牛和规律照着干的人,如果不是存心险恶,有意混淆视听为自己创造机会的话,那么他多半就是另一种情形——不懂事。
  不懂事的人是很郁闷的。
  只是因为你不懂事,你就要承担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犯下的所有失误,这些失误说起来也是简单得很——人类数千年之久的思维发展史,只有一个错误贯穿始终那就是错误的运用了这些原理的普遍性现象——而非是不知道这些原理。
  道理从来不是用来说的,所谓的讲道理,更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如果你所知道的人生道理只不过是师长耳提面命告诉你的,而你本人却从未从这些道理中尝到什么甜头,那你就危险了。
  你不知道道理没有关系——真的没有关系,这世上的道理千百万条,每一条都千对万对,但绝大多数道理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在人生中逐一实践每一个道理,相对于这些道理而言,我们的机会太少了——但如果你知道了某些道理,那事情还真的非常之麻烦。
  麻烦就麻烦在,你之所以记住了一条道理,那是因为这条道理已经与你的人生发生了某种关联。换句话你急切需要这个道理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或是获得利益,但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这就象坐在考场中的考生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偏偏就是解不出试卷上的应用题,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要考砸了。
  知道道理却不会应用,那绝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这是因为千百年以来,人生智慧这个东西始终没有突破工具技术的局限,没有达到象科学那样可以通过技术解析的模式为大众所掌握。比如说,一个财务高手可以把他们的技术诀窍告诉别人,从而培养出一群小财务高手出来,但智慧思想的传承,譬如孔子的思想,他老人家就是说破了天,也挡不住他老人家撒手归西之后儒门就一分为八打成一团的热闹场景。为什么这么热闹?就是因为智慧没办法用语言讲个清楚,难以由彼及此的传承下去。
  智慧与知识不同,学习知识一如爬山,你爬得越高,所见越多,知识的洞察力也就越强。但人生的智慧却如同是跳墙,墙里智慧墙外你,智慧在墙里,你在墙壁外,墙内的智慧甭管是多么的迷人,可在你没有自己亲自看到、只是凭了别人的传说,你仍然对这种智慧无法了解。要知道我们永远也无法对盲人解释清楚颜色光谱,也永远无法对听力残疾人士解释清楚五音有何区别或是异同。总之一句话,墙里的东西,除非你自己跳过这堵墙壁,否则你是永远也无法体会到智慧的价值的。
  除此之外,我们对于道理的认知与理解还存在着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
  人生的道理都是简单易懂的,但人生的博弈态势决定了这些道理的运用却是复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就如同弈棋的游戏规则是非常简单的,但棋局的变化却是无以穷尽的,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弈棋的规则,但只有悟得棋道之人才有资格吃这碗饭。
 
  人生的智慧就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方法跳过横亘在我们与智慧之间的那堵墙的话,也就永远无缘一睹墙内的风光,哪怕你因为听得太多对于墙内的风景已经是烂熟于心,但我们仍然处于“不懂事”这么一个令人沮丧的状态之中。
  你一天之内不能跳过那堵墙去,你对道理的理解就完全是盲人对于颜色的理解,说明白你比谁都明白,论糊涂却比任何人都糊涂,如此看似明白实则糊涂的人生,岂是我们所能够接受的?
  如果我们想获得一个快乐人生,那我们就必须要跳过那堵墙,必须要让自己“懂事”。
  所以《懂事》一书将不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讲道理”上,而是侧重于讲解这些道理的基本应用,以及道理之所以成其为道理的博弈规则界定。这其中有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或许你已经运用得娴熟之至,但这并不排除你有理由在另外一些道理上获得更多利益的必要性。
  
  雾满拦江于年月日,是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3:55:24 | 只看该作者
《懂事》一书网络版的内容将在本帖持续向大家转载。
连载中,敬请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2 14:06: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06:22 | 只看该作者
(2)美国佬与才女薛涛的共同点

余世维教授是这个竞争社会中的成功者。
  这是毫无疑问的。
  成功者讲的话都是有权威性的,你不能不听。
  所以你一定要听听余教授不知从哪个资料中得到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特爱做实验,实验中的样本还特别愿意选择那些不谙世事的婴儿,而且这种实验一搞就是好多年。
  余教授说就曾有这么一百个小孩子,可怜啊,才不过四五岁左右,就被美国那些变态的学者们当成了小白鼠,给关进了一间黑屋子里做实验品。
  屋子里虽然有一只大大的蛋糕放在那里,可是那些跟小白鼠一样的可怜孩子们却看不到自己的爹地,也看不到自己的妈眯,只能听到扩音器里不时的传出可怕的声音
  扑通……哗啦……嘁哩咔嚓……叽哩咕辘……轰隆隆……
  陌生的环境,奇怪的声音,而且孩子们不知道头上有摄像头正对着他们,于是这些孩子们的不同性格,也就在这一场景中展现了出来。
  有的孩子进门后就吓坏了,死死的扒着门缝放声嚎淘,他们直哭到门打开为止,对房间里的大蛋糕视而不见——这些孩子们后来幸福的长大了,大学毕了业,然后他们不停的跳槽换工作,因为他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太敏感,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适应。所以这些人长大后特爱往那些最危险的地方跑,比如说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地区,因为正常人居住的环境他们没办法呆下去。
  有的孩子一进门,就迅速的躲进一个角落里把自己藏了起来,不理会别的孩子,也不理会那个大蛋糕——后来这些孩子也长大了,只不过他们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是形只影单,极不合群,而且多半还患上了自闭症、孤独症或是幽闭症等心理疾病。
  有的孩子进门后,两只眼睛就死死的盯着那个大蛋糕不放,不管扩音器里传出什么声音,都不为所动,意志如坚心如铁,咬定蛋糕不放松——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大多都成了董事长,任何事情也无法妨碍他们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就这么咬紧牙关追求下去,他们最终在人生的竞争中胜出了。
  还有的孩子眼睛虽然也紧眨着大蛋糕,但时不时的注意一下扩音器里发出来的古怪声音——这些孩子长大后给董事长们打工,混得也是人模狗样,混来混去,总还是能混个总裁干干的。
  还有的孩子更狠,进门发现了蛋糕,左顾右盼,见没有大人在屋子里,当即冲到蛋糕前,抠下大大的一块,塞进嘴里狼吞虎咽的吃掉,然后抹抹嘴吧,做满身正气状——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不是贪官就是污吏,逮便宜就占还满脸的道貌岸然,很有前途的。
  但是据余教授说,这些自幼年就注定了要成为贪官污吏的男孩子们,其实也是受害者。真正的坏蛋另有其人。
  真正的坏蛋是谁呢?
  是那些看起来娇滴滴的小女生们。
  这又是个什么道理呢?
  据科学家们搬来摄像仔细的研究,原来,那些具有着贪官污吏潜质的男孩子们,其实也没有胆量公然的抠蛋糕吃。但是捱不过他们身边的那些小女生们,小女生们想吃蛋糕,却自己不敢动手,于是就怂恿着小男孩动手乖,去给姐姐抠下块蛋糕来,姐姐让你抱一抱。
  有女生答应让你抱一抱,绝对是地道的超级诱惑,谁能抵抗得了?
  更何况那些男孩子才不过是四、五岁的年龄,那就更没什么抵抗力了。
  于是受到诱惑的小男生们情迷心窍利令智昏,勇敢的冲过去抠下一块蛋糕来,就这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惨的是,小男生的蛋糕到手还没塞进嘴里,小女生就已经冲上前来是姐姐让你抠的,所以这块蛋糕得给姐姐吃……
  可怜的小男生,长大后顺理成章的做了贪官污吏,又顺理成章的进了监狱,也没弄明白自己这辈子的亏是怎么吃到的。
  那么那个哄骗小男生替她抠蛋糕的小女生,长大以后又如何了呢?
  她很荣幸的成为了贪官夫人或是污吏夫人。她在四、五岁时就有这种心计,长大之后就更加了不得了,不管什么男人遇到她,干不成贪官也混成个污吏,没个跑。
  现在我们要说,有关这个实验,除了余教授本人之外,我们没有能够找到其它方面的资料证实这个实验确有其事——用官方的术语来说,就是目前还没有哪个科学家声称为此项目负责——但在心理学上,这个实验却是成立的。
  实际上我们是用不着花费上个四五十年搞这么一个实验的,经费的来源就是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谁乐意花钱哄着你这么玩一辈子啊?
  但是我们有三千年之久的历史,历史上与这个实验合拍的记载,倒是真有不少。
  比如说,史上最著名的才女薛涛,在她八岁那一年,父亲指着院子当中的一株老树,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听后接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父听了八岁女儿的诗句,顿时“愀然不乐。”
  要是现在谁家八岁的孩子张嘴成章,凑上来这么一句,估计孩子的爹妈得乐到昏过去,看咱这孩子多聪明……绝对的天才啊——然则薛涛的父亲何以不高兴了呢?不高兴就算了,还“愀然”,这岂非是怪事一桩?
  其实一点也不怪,皆因薛涛这孩子对的这句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蕴含着极深的色情味道。古人说诗言志,要想看一个人一生有多大的出息,听听他作两句诗就能知道个七七八八,才八岁的小薛涛就有如此志向,又如何让她的老爹乐得起来?
  历史我们也都知道,薛涛长大成人后果然成为了历史上知名的“女交际家”,搁在现在未必是什么坏事,可放在对女性的自由禁锢得如同铁笼一般的封建社会,那绝对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无独有偶,唐代还有一个女才子李季兰,她比薛涛更猛,六岁的时候就写了首《咏蔷薇》,诗中有这样一句“经时未嫁却,心绪乱纵横。”搞得她老爸差点没疯掉。结果李季兰长大后和薛涛一样也成为了当时知名的“女交际家”,和好几个男人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最后竟然莫名其妙的向叛首领朱泚求爱,结果枉送了卿卿性命。
  突然从美国佬的实验跳到薛涛与李季兰这两个才女的身上,这个跳跃的幅度有点过大,如果不是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牵连着的话,要让我们的思维完成这么一次跳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两大名才女与美国佬的实验告诉了我们同一个事情
  三岁看老!
  需要说明的是,三岁看老看的并不是一个人的一生出息有多大,而是你的秉性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一旦你的秉性形成,那就跟积压在地壳深处的岩石一样,再想改变它千难万难。
  如果你的秉性中不具备“成功者的素质”,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些注定了不属于你的东西。
  如果你想成功,就不能够从别人开始,而是要从你自己的秉性着手,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懂事。
  懂事就意味着你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长处,也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短处。无论你的个性究竟如何,只有你懂事,就必然会得到一个足以让你满意的人生。
  相反,如果你“不懂事”,那么,那怕你身上凝聚了再多的“成功者的质素”,充其量也只不过让自己成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图有能力而无所得,图有其名而无其利,这个结果,正是我们刻意所要避免的。
  这就是这本书所要告诉你的
  第一你是无法改变自己的,除非你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否则这个结论就不会改变。
  第二你如何做才能够成功——请注意,是这个很可能丝毫的成功者素质也不具有的“你”如何做才能够成功,而不是别人,更不是让你回答成功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那一类不靠谱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应当懂得的第一件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07:21 | 只看该作者
3.你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

有些事情并不象你所想象的那样。
  比如说自信。
  许多成功学资料都在这样告诉我们拥有强大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作者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个观点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事情的全部就是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拥有什么自信,有关这一点,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说得明明白白对于一个自卑型的人格而言,他可以做到超越自己的自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他根本就弄不懂自大与自信的区别,甚至连心理能量为何物都不明白的情形下,更大的可能是他从自卑走向了“自大”,误认自大为自信,而一个盲目自大的人在竞争中能够取胜的机率又能有多大?结论是不会让我们乐观的。
  事实上,许多所谓的成功者未必拥有什么自信,相反,地位与成功倒是赋予这些成功者一些武断的话语权,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些盲目的自大误作为了自信。除非成功者再从成功的颠峰上跌下去,否则我们很难把一个拥有着话语权的人的自大与自信区分开。
  有意思的是,倒是许多成功者并不讳言这一点,在这个认识上总是犯糊涂的只是我们自己。
  美国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的是一个叫托尼的列兵,战争期间成为了统帅的勤务兵。由于他在统帅身边工作,所以许多士兵都不停的询问他托尼。统帅说没有说过战争何时才会结束?对于这个问题,托尼只是不断的摇头。
  可是忽然有一天,托尼兴高采烈的告诉大家好消息,好消息,今天统帅对我说起了有关战争何时结束的事情。
  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急忙问道统帅是怎么对你说的?
  托尼回答道今天,统帅问我托尼,依你看,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大家……
  这个笑话所揭示的就是博弈社会的现实了,成功者与失败者所拥有的资讯是等同的,对局势的判断也都是一样的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的所谓自信,的确是很难把它与自大区别开来的。
  看笑话我们不妨开心一笑,但现实,却是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的,一旦自信把握不好沦为自大,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破产。对于一个人格破产的人来说,在这个社会上他基本上就没什么搞头了,不要说成功,就连混日子都混不下去的。
  实际上,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自信有多少,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是你想拥有自信就能够拥有自信的。
  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其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做事成功的把握越大,也就越自信。但在心理层次上,自信却是一种心理能量,每个人的心理能量有大小,如果我们将这种心理能量以量化的形式来表现的话,一旦你的信心超过了这个数量,那么就表现为一种盲目的自大。相反,如果你的表现低于心理能量值的话,这就是自卑了。自大要不得,自卑也同样糟糕透项,只有你的信心与你的心理能量值合上节拍,这样你才会表现出来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才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那么,人的心理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如果你认为是能力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况是,这个心理能量值与你的职业、性别、资历、知识、能力甚至成就等没有任何关系,唯一决定你的心理能量的,是你幼年所形成的心智模式。
  再说明白一些,一个人的自信到什么程度上才真正算得上不卑不亢,这与一个人的能力或是成就没多大关系,而是与人的胆量呈直线正相关。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许多功成名就的大老板做起事情来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业界誉之为“谨慎规范”,相反,许多事业一无所成的人倒是动不动就气吞山河气冲斗牛,一副目无余子视天下人为蔑如也的架式。表现谨慎的成功者实际上不过是缺少自信而已,而事业无成的人的自信,却多不过是自大而已。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人的自信也只不过是因为“胆大”而已,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那个笑话,所有的人所面对的资讯都是等同的不足,影响其决断力的无非是强硬或柔弱的个性,说到底,就是一个胆大胆小的问题。
  那么,一个人到底应该胆大些好呢,还是谨慎些好呢?
  实际上,过犹不及,胆大有胆大的麻烦,胆小有胆小的麻烦,除非一个人的自信表达能够恰好其份的与他的心理能量相衬,否则都不会妥当。
  心理学家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表述为一个恰如其分的中介点,中介点的左侧,就表现为心理能量不足,凡是心理能量不足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缺乏自信”。对于这种人来说,他的任何表现为自信的举止,都必然的会是一种盲目的自大,要求这一类型的人表现出自信,那摆明了是要毁了他。
  同样的,在这个平衡的中介点右侧,表现为心理能量过剩,已经说过了的,过犹不及,心理能量过剩比之于心理能量不足更要糟糕。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会将人生视为一场豪赌,而且赌到最后多半会输个一塌糊涂,就算是侥幸赢上一场两场,但就这样闭着眼睛赌下去,不输个光光那简直没了天理。
  所以许多最早抓住机会、事业有成的人搞到后来却搞得两手空空,原因就是他们太有自信了。可见过度的自信绝对不是件好事。
  与专注于个体心理学研究的西方社会有所不同,东方文化具有着鲜明的权威主义特点,这就表现为绝大多数东方人的心理能量相对不足,所以一旦逢到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节骨眼上,就会出现“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不均衡布局。但这种社会心理能量的不均衡却是一个客观规律,违背这一规律者必然要付出人格破裂的代价,这对于我们之中的大多人来说实在是有点划不来,还是不要搞的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东方人普遍的特点是心理能量不足,大凡一个东方人跟西方人较劲比试“自信心”,多半会走到盲目自大的歧途中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信就一无所取,对于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是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心理特点,让自己的表现与自己的心理能量相衬,这样既不会为自己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也易于获得周边环境的认可。
  除非你真正能够清楚自己的心理能量处于何种状态,否则的话,轻率的“自信”,带来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成功的反面——因为过度的表现自己而落入自大的陷阱。这才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应当注意的事情。所以,与其弄不懂什么叫自信而把自己搞成自大狂,莫不如谨慎些更稳妥,这一点恰恰是以西方的人体目标为研究对象的主流成功学所忽视了的。

嗯,在起点线上,我们面对的资迅是等同的,但我们的大脑是有选择的接收的,所做出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资迅少而赢资迅多,那是建立在对手判断错误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知基础上,所以老虎最爱吃小牛,不去碰老牛,道理就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08:11 | 只看该作者
(4)你永远也学不会的东西

 有些东西,是我们人生中所不敢正视的。
  正如我们在本章第二节所讲述的那个美国佬的缺德实验。
  在那个实验中,一百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被丢进了冰冷的实验室,就象扔进开水里的小白鼠,等待他们的,是如同活体解剖一样呈现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个尚未成形的私密人格。
  最可怕的是,我们在这个实验中清楚的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选择了最明智的态度,闭上眼睛视而不见。
  没人能够要求我们为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负责,这样我们心里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而且这种做法是有着健全的心理学依据的,既然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是如此的伤害了我们,视而不见,那绝对是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
  然而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事实上,心理能量相对不足的东方人,如果被选中做这个实验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象那个对房间里的大蛋糕视而不见,却成为扒在门缝上嚎淘大哭的失败产品——这正是我们所不敢正视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对问题的视而不见,会一直持续下去,从我们的成年直到我们的老年。
  这个问题在成功心理学上的表现,就体现为我们将人格的类型视为“能力”,并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这些东西。
  这种被我们误认为是“能力”的东西,就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合作”。
  合作!!!
  合作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管理学术语,大多数时候,与这个术语并用的还有“团队”二字。
  “团队合作”!!!!
  听听,团队合作!这多来情绪?
  可是,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的东西,对于那个在实验室中扒着门缝嚎淘大哭的孩子来说,却是他一辈子也无法掌握的东西,仅仅是因为,合作根本就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人格类型的一种!
  这就意味着,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哪怕是他们苦学一辈子,头悬梁,椎刺骨,黎明即起,闻鸡起舞……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不管用,就象老鼠永远也学不会飞翔,对人格中缺乏合作组成的人来说,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共有两种,一种叫做“独立性活动”,如天文学家对着星空摆弄天文望远镜,或者是其它专业领域的学者钻进实验室里瞎估捣,说不定估捣估捣就估捣出来什么名堂,于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人类的另一种活动,叫做“互动性活动”,这种活动与独立性活动的区别是,互动性活动是专职于同人打交道,比如说大公司的董事长,小公司的胖老板,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摆弄手下的员工,摆弄明白的老板,公司自然就蒸蒸日上,一旦老板没有摆弄明白,这个老板就得砸锅卖铁了。
  有些人天性适合从事独立性工作,给他间实验室,他能给你估捣出颗原子弹来,可你非要把他塞到一堆人群里让他跟大家搞“互动性活动”,那么这个人铁定就会沦为事业与人生的失败者。
  同样的,如果你硬把一间实验室塞给一个擅长于玩互动活动的兄弟,哪怕是他在实验里蹲到全身长了白毛,也估捣不出什么名堂来。而如果你将他扔进人群里,他立即如鱼得水,占尽便宜捞尽好处,让你看到眼红肺炸。古时候的文人对这种现象表现了最大程度的愤懑与不理解,我们最熟知的合作失败者屈原,就曾发牢骚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总之,我们大家对于这种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是非常的看不下去的。可看不下去也没办法,规律规律,不变者为规,方式者为律,永恒不变的这种社会形态,就是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绝不会因为你看不下去就改变的。我们最多能够做到的,就是弄清楚这一规律是缘何出现并如何起到作用的,至于利用这一规律,那就要看每一个人的掌握及利用规律的技巧了——幸运的是,这项工作恰好可以纳入到独立性工作的范畴中来,就此意义上来说,这是所有“不懂事”的人的福音。
  该“福音”概述起来如下
  我们可以称那些精于独立性活动的人为“事业家”,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他不希望获得一个失意人生的话,那么自由职业是他最佳的选择。
  擅长于互动性活动的人,就是“合作者”了,这些人注定了会在群体博弈中占到上风。实际上,这些人多半是一些“懂事”的人,他们之所以懂事,正是因为他们琢磨的是人,而独立活动者琢磨的是事。
  所谓不懂事的人,多是些独立活动的高手,让他们关起门来估捣些活还说得过去,可等到把手里的活估捣完了,到了拿出来和别人的工作对接的时候,他们的麻烦也就来了。我在《职场动物进化手册》一书中用蠢驴和野牛这两动物来形容他们,如果这两种类型的人渴望着在人际关系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就只能求助于“进化”,而不能依靠简单的学习。
  对于有些人来说,合作这种活,他们一生也学不会。
  可想而知,这些不会与人合作的人,往往是最渴望着与人合作的一群。而且他们多半是天性善良,真诚坦率,甚至也不乏正直无私的良好德品——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必然是善良的,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机会伤害别人——但这些无价的良好德品都帮不上他们,任何时候他们处在团队之中,都象是一只企鹅钻进鸭棚里,不管你自己的感觉是多么的好,但处处透着与周边环境的不和谐,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最糟糕的是,擅长于独立性工作的人往往对周边的环境变化感觉淡漠,他们所关注的总是和别人不那么一致,所以往往当合作已经破裂,他们自己还懵懂无知,甚至被清除出局的时候,还满脸茫然的不明白这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比最糟糕还要更糟糕的现实是就算是一个不擅长于合作的人明白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但他仍然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
  何以如此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中原本就缺乏合作的基本组织,不管怎么下苦功夫学习合作都是枉然。这就如同一只老鼠纵然知道他飞不上天空的的症因是因为他没有生出翅膀,但这一认识仍然不可能让老鼠长成翅膀来。
  老鼠要想上天,只能是一咬牙一跺脚,下狠心进化成为“飞天老鼠”,指望读两本是蝙蝠写的“成功飞翔教程”就能长出翅膀来,那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那么,到底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我们的观点,还有还有,如果一个不懂事的人注定了是无法学会合作的话,那么他又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在当今激烈的社会角逐中获得成功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从我们“思想的操作系统”说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10:29 | 只看该作者
(5)你思想的操作系统
  
        有一个词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了,这个词早在小学、中学时期就由学校和师长不断的告诫我们,或许是过多的告诫诱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逆反心思的原因,一旦当我们走入社会,面对繁复而单纯的世象之时,却再也不肯提到这个词语了。然而,被我们所忽略的一件事情是唯有当我们融入到社会群体中生活的时候,这个词的价值和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这个词就叫“世界观”。
  什么叫世界观呢?中学课本上明确的告诉我们所谓世界观,就是人类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说得更明白点世界观就是人们的面对问题时的所思所想——思想。中学课本还教导我们说世界观这玩艺有对有错,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这个社会,而错误的世界观所起到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而正确的世界观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提练出来的,但是课本却忘了告诉我们一下,错误的世界观——或者是说错误的思想是从哪儿来的,莫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当然不是,错误的思想和正确的思想一样的,都是实践中总结提练出来的。但为什么同一个实践有人总结提练出来正确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积极的思想,而有人却总结提练出了错误的、无价值无意义的、消极的思想呢?
  把这个问题用我们自己的话简单阐述一下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实践中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事,却有人在实践中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幼稚呢?
  这个答案,就是归结于人类幼年时期的群体博弈状态了。
  人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所依据的是头脑中固有成形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比如说,国人早在明初明末年间,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火器技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争夺天下之时时常会有炮战,军队中也有正式的“火器营”,后来清人入关,愚民一番之后,及待八国联军打来,国人早已经忘记了火器是怎么一回事,使用的黑狗血及粪便同洋人的毛瑟枪相对恃——认为黑狗血能够克制洋人的毛瑟枪,尽管愚味可悲,但却是当时国人的世界观,对这世界及游戏规则的看法及观点。
  今人笑古人,未来人也会同样的嘲笑我们,因为人在看待新事物的时候,使用的却是旧有的观点与经验,不理解或是曲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的,当我们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时,也是依据脑子中贮存的经验数据及资料,对新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定性、定量、分析及检测等一系列严密的流程,并最后提交一份总结报告或是解决方案。说起来人就象是一台老式的电子管计算机—巨大而笨重,其中最小的零件也比现在一台家用PC更沉重,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是老土老土的陈旧语法规则,我们早就忘记了世界上还曾有过这么原始落后的编程语言及方法。但是麻烦的是,这台老土的、早就应该淘汰抛弃的烂机器,却是我们所生存的人类网络的核心系统。
  可以用一个科幻小说来比喻我们的世界观之形成及作用。
  在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星球上,人类的生活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所有的工作都由计算机网络来承担,人只管躺在床上胡吃海塞就是了,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无论你想干什么,或是你想得到什么,只要这个愿望刚刚产生,计算机网络就立即为你做好了。总之,这个世界是那些不愿意工作的人所能够想象得出的最为幸福的天堂,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人类除了顺理成章的向猪的方向迅速进化,实在是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
  可是突然有一天,这颗星球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乱了套,于是已经彻底退化成猪的人类生活顿时也乱了套,终于沦为了计算机网络的奴隶,于是就有人类的英雄出现,他深入计算机系统内部,要彻底解决掉叛乱的主谋——操纵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控制中心,主人公经过了九死一生,这其间他还捎带脚的搞了几场多角恋爱——他非多角乱搞一把不可,不这样搞女性观众不爱看——最终陷于情感漩涡中心的正义人士成功的攻入了计算机系统网络的控制中心,却不无惊讶的发现,控制这个史前未有之先进网络系统的,却只是一台远古时代的老掉牙的计算机,里边的程序更是原始而老土——说不定就是你现在正在使用的那一台!
  这听起来应该是个科幻小说,实际上更多的接近于一个哲理小说,因为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技术思想正是人类社会的本身。以人类社会为例,无论人类的技术是何等的发达,但决定人类社会形态的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却是形成于数千年之前的传统文化思想,一个社会最终形成以何种形态,能否容纳何种新异观念,早已由传统文化这个操作系统所决定了。比如说,一个文化中缺乏宽容的民族注定了倾向于暴政,因为不宽容的“操作系统”与宽容的思想“不兼容”。
  我在《蓝海中国战略》一书中分析组织形态及其成因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决定一个组织体系内部的文化形态的,有着一条客观的规律,对其的改造或是改变必须要顺应这一规律。这一规律的简单表述就是在所有的组织文化形态的形成之时,都要受到一个最底层的“系统基础平台”的制约,建立在这个系统基础平台之上的,是社会的基本规则与认同标准,而组织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并形成于这二者之上,其中社会的基本规则与认同标准一部分是可见的,而构成这些规则与认同标准的潜在基础,则是隐形的,往往会被人所忽略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论的构建是源自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同样的,形成一个人的基本的世界观思想体系的,也存在着这么三层的心理思维基础,只不过这一层次的分析更接近于荣格的原始思想
  

  
 正如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所讲的那样,构成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世界的规则有可能只是一台老式的计算机,而形成一个人的世界观思想体系契因的,只不过是人在幼年期的社会经验的累积,我们当然不能排除后天教育的效果,但是,如果后天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能够更大一些的话,也许我们用不到工读学校与监狱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见到的是有些人少年老成,有些人年纪一大把却幼稚可笑,有些人很早就能够取得他人生的成功,而更多的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未品味过成功的滋味,原因就是有些人很早就“懂了事”,而另外一些人却始终不懂事,懂事的人很早就知道怎么做才最有利于自己并能够最快成功,不懂事的人看起来好象也懂这些,但临到实际的工作生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就与懂事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为在他那不成功的操作系统的平台之上是无法运行成功软件的——于是,成功的人生与失败的人生,在此就形成了不可愈越的分野。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年经验使得原本是同一类型的社会人在长大之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人群,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不懂事的人跨越这一层心理障碍呢?
  这正是《懂事》这本书所关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4:06:42 | 只看该作者
(6)智慧的分野
  
  一个人的幼年经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再称其为疑问。
  但在这个结论获得共识的之初,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却因此惹上了不少的麻烦,因为他的性本能和力比多学说让他沦为了世人的笑柄,数以万计的学者出版了几千部专著专以对他进行嘲讽和挖苦,正所谓尔曹身与名尽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历经了长达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攻讦之后,弗洛伊德非但没有因此声名扫地,反而是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试验之上,并最终成就了他在心理学历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这时候,学界才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人在幼年的经历及经验的养成,对其一生的事业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
  
  但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对此产生什么兴趣,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不管幼年的经验形成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他已经过去了,还提他干什么?我们的视线更多的集中在现在,成功也好发财也罢,总得从现在做起,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如何做,这才是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
  太多的人这样想,更多的人也都在这样做,但做起来的效果如何呢?
  世界上的财富越来越趋向于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自始至终,成功就是少数人的专利,对于绝大多人来说,他们非但与成功隔膜,反而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之下,心理越来越趋近于接受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公道,甚而至于,还有些人因此而变得消沉,变得偏激,变得牢骚满腹,变得怨天尤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不再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改变现实,还有一些人开始变本加厉的诅咒这个世界,除了谩骂,他们已经放弃了一切努力。
  有一件事被我们所忽略了,你不能指望在一台只能够运行DOS系统老掉牙的286电脑上玩CS,你也同样不能指望成功的思想能够在一个幼年期的生存经验中没有能够形成成功冲动与本能的大脑中形成。许多时候,我们专注于模仿,模仿成功者的一举一动乃至言谈举止,我们能够将成功者的言行举止模仿得贴切到位,甚至比成功者更象成功者。可是,我们却永远也无法模仿成功者的思想。
  在这世界上,只有思想是不可复制的,它无法如愿的从一个大脑拷贝到另一个大脑中去,而恰恰是这种思想才是成功者与我们的区别之所在。
  事实上,许多成功者看起来并不见得比我们更优秀,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未必有我们所掌握的多,正如在前线阵地上,哪怕是一个最不入流的参谋长所掌握的军事知识也超过最拙劣的统帅,但是,却只有极少数的参谋长才有可能走到统帅的位置上。而只有统帅才是决定一场战役成败的关键,再多的参谋长也无助于战争形势的扭转,他们所掌握的那些知识,看起来是如此的重要,竟然到了在实战中无法派上用场的地步。
  这是因为
  
  知识固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一个人在这社会上的位置与地位。但决定一个人一生事业成就的,却是思想与智慧。
  
  没有一个成功的思想,就没有成功者的一切——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当人们一切模仿的努力失败之后,人们只能求助于虚无飘渺的命运。既然在外形上毫无差别的不同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而在现实的版本中我们又找不到足够能够将我们说服的解释,那么,拥挤在彩票前或是跪伏于泥塑的神像之下,就成为了一些人必然的选择。
  既然无法再信任自己,那么就只能寄望于命运。
  这是许多人一生最简捷的说明与诠释。
  但总有一些人不甘屈服于命运的胁迫,他们尝试着对自己进行最质朴的心理分析,试图寻找一条能够适用于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事实上,在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这样成功的,在我二十年的职场生涯中就曾经遇到过数不清的这样的人,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的人生取得了成功,但显然他们对这其中的内在规律一无所知。但是,所有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相比较,他们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在遭受了数不清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所谓不放弃,指的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毫无疑问的,如果有谁想把一台老式的286机器改装成能够运行WINDOWSXP系统的新式机器,这项工作的难度足以让比尔盖茨为此跳楼投河。同样的,一个人如果痴想妄想的想对别人的大脑动手术,成功的几率也不绝不会高于母猪爬上树。
  但如果一台智能机器自己改装自己,那情形就会大为不同。
  有关这一自我智能的改造,弗氏理论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幼年成长期所形成的人生经验与冲动已经深伏于潜意识的黑暗地带,也就是说,那决定我们人生成败的思想操作系统平台躲藏在我们永远也无法触及的地方。所谓的“灵魂深处暴发革命”,如果你真的感觉并体验到了,那一定是基于意识表层的,是本我通过自我的伪装与矫饰而已。
  学界显然没有这种改造我们人类潜意识中的思想操作系统平台的愿望或冲动,但是更多的人使用了另一个相对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一台机器的老系统拒绝改造,那么我们就干脆再安装一套全新的先进系统好了,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成功学理论所依据的心理学基础。
  这种方法就是有效的运用成功者的思想对自我的意识进行深度催眠,克制住内心深处的恐惧、怯懦、绝望与无奈等负面情绪,而让自己表现出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诸如成功的冲动,或者是毫无理由的信心等等。
  这些办法主要是一些良性的刺激,强调自己的优势或长处,在大庭广众之下纵声高呼,对着镜子赞美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每一个成就持肯定态度,用一种内在的沉稳面对外界的负面评价等等。这些方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成功学都是基于这同一个原理而设立的,从西方到东方,当代思想领域方面的成功学理论很难超出这样一个范畴。
  不能说这个办法没有效果,事实它已经帮助了无数人改善了自己的人生。但是,经常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的是,更多的人即使是连这个权宜之计都难以办到,源自于自我的良性刺激往往会遭到自己内心深处一种说不清楚的力量的抗拒,相比较而言,人们更易于接受外界环境中的负面评价,固守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不为所动。这正如一台机器的硬盘空间有限,陈旧的操作系统顽固的占据在狭小的空间之中,拒绝为新的操作系统腾出必要的空间。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导致了成功学的具体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价值性思想受到我们内心深处的反对与抵触,使得我们终其一生只能徘徊在失败或是不成功的地带。
  面对我们自身的抗拒与抵触,我们需要更具实操性的方法或是技巧。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他的人生实践中摸索着这样的方法,他们找到的方法虽然未必具有普适性,但我们却绝无理由否认他的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2:49:24 | 只看该作者
(7)被放弃的成功之门
  
  人生中的有些失败,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盛大陈天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就象一扇迅速旋转的转门,当那个空档转到面前时,你必须要迅速的挤进去。”
  陈天桥在这里所谈到的“成功者之门”是很形象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往往弄不清楚哪一扇门才是“成功之门”,很多情形下,我们拼命的努力了,抓住了空档挤进去之后,才沮丧的发现我们费尽辛苦挤进去的只不过是一扇失败者之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成功者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与努力,却不知道失败者也同样,往往,一个人如果以失败为目标发奋努力的话,他同样会发现这条路也需要你付诸许多艰辛与智慧。
  为失败而努力,这说起来似乎很是离奇,而实际上,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失败者比成功者要付出的更少,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选择的不同。
  人生注定了是一个付出的过程,无论你是渴望着享誉天下,还只是唯求斗室中的温馨安乐,你都必须要付诸努力以达成于这一目的。那种认为卑微的人生目标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想法,是全无道理的。事实上,越是微小的人生目标,就越是难以达成,越是需要你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别人的人生诉求势以挤压你的生存空间为手段,与世无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品,与失败者的人生无缘。
  失败是人生的第一步,是一个试错并放弃的过程。我曾有一位叫张满的同事——曾经一度我差一点和他成为了朋友——他的人生际遇很有代表性,为了一个微小的目标他放弃了许多,这些放弃最终超过了他的预期,并最终让他以比成功者付出更多的代价却只收获了一个失败的人生。提到张满并不是因为他的情形有什么特殊之处,恰恰相反,他的人生选择代表了更多人的观感,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提到他。
  事实上张满的运气并不坏,在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端上让人羡慕的“金饭碗”。据张满说,那一届公务员考试竞争尤为激烈,还充满了诸多指标早已内定等莫名其妙的流言,可是张满的考试成绩不负所望,他在数以千计的竞争者之中考到了第九名。这个名次的排列也是极为蹊跷,张满的成绩和第七名、第八名及第十名的分数相同,所以这个名次的排列,应该是另有一个标准的。
  第七名的考生叫杨召,第八名考生叫李晓飞,这两个人与名列第九但考分相同的张满都是本科毕业生,排第十名的也姓张,叫张思静,四个人唯有他的经历稍微丰富一些,说清楚点就是张思静毕业的时间要比杨召、李晓飞和张满更早。从成为公务员起,他们就开始了各自看起来似乎不尽相同的人生。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提到的这四个人,我独独见过张满,而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这三个人,只是张满告诉我的——我甚至无法确定这几个人是否真的存在。但对于我来说,这三个人绝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名字,事实上,他们四个人的人生之路,透射出太多的人生与社会特色,这正是我一定要说起他们的原因。
  我们还是继续说张满——他幸福的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但公务员的日子也无非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悠闲自在,尤其是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的现代商业时代,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混,收入低不说,还面临着诸多的实际问题。张满刚一上班,就面对着一个科室派人下乡的问题,偏偏张满刚刚处了女朋友,恋情正值“水深火热”,有点舍不得分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张满的恋情尚未一锤钉音,他担心自己一旦下乡,女朋友被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夺走,所以张满在科里的会议上,虽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最年轻,又是刚刚考入公务员,理应是需要他表现的时候,所以这个下乡的指标,多半是给他量身订做的——可是张满却闭了嘴不发一言,最后让一个同样急需表现的梯队干部主动请缨,化解了当时的尴尬,但张满,却从此被大家视为“不懂事”。
  却不曾想,这一次下乡的时间不过是三个月,而且是在城市的近郊,那些下乡人员非但没有受到什么苦楚,相反,他们大多数时间仍然居住在家里,拿着工资还不用上班,只是偶尔坐长途公共汽车跑到郊县看一看,踏青野游,日子过得相当写意。这让张满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他何必当初?
  过了一年,下乡的任务又一次提出来了,但这一次情形明显不同了,首先是要去的地方偏僻遥远,其次是下乡的时间比较长,一去就是一年,而张满偏偏又是在和女友商量结婚的事情,如果下乡一年的话,漂亮的老婆多半有点娶不回来了。没办法的情况下,张满再次咬牙死扛着,装做看不懂科室同事的脸色,坚决不肯主动报名。但这一次科长却不肯放过他的了,在会议上点了他的名字,张满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的情况,不解释还好,让他吭哧瘪肚的解释一番,仍然是被同事们评价为“不懂事”。
  连续两年推掉了下乡的差事,可想而知张满在单位中的口碑会是如何,而他在单位中的处境,更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科室里的奖金发放他排不上号,先进称号与各种荣誉都没他的份,而且处里的体力活都理所当然的归属了他,让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正在接受群众监督改造的坏份子”的屈辱感。这种感觉让他苦不堪言,他拿定主意,以后再有下乡的机会,他立即报名,也免得象前两次那样,失了先手处处受制于人。
  又过了一年,第三次下乡的机会又来了,可张满又打起了退堂鼓,因为这次下乡与前几次又不一样,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这个真格的如何一个动法呢?居然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挂职”了,这一次市里出台了新举措:此次下乡扶贫要真刀实枪的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因此所有下乡人员都要带着户口下去,做得好,三年后还有机会“提拨”回来,做得不好,说不定就要在哪个穷山沟里蹲一辈子了。这情况吓坏了张满,这边他刚刚新婚大喜,小日子还没过滋润他就非转农改农村户口了,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呢?所以他又一次咬牙顶住。
  但这一次单位却不肯由着他的“不懂事”了,经过党政工团连轴转的一番工作做下来,拼命顶住的张满终于犯了众怒,被发配到二级事业单位,呆不多久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这一刀实实在在的切在他的脑袋上。而这时候张满才得到确切消息,其实最终下乡的人员并没有带户口下去,而且也不是三年,毕竟公务员的素质都很高,国家培养他们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干农活的。但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失意的张满体验到了他人生最为痛苦的一次失败。
  对于许多人来说,失败也是有着惯性的。一次失败的结束,往往是另一次失败的开始。
  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智力绝不比任何人更低,所知道的人生道理也绝不比别人更少,但那些大道理对他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游戏攻关秘笈对于不会玩游戏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一样。除非象张满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成熟起来,能够“懂事”,学会从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中获得实际利益。否则的话,他们的人生轨迹注定了与失败紧密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3:13:40 | 只看该作者
(8)失败的惯性
  
  反思张满的人生失败,有人会说:张满错就错在他的第一次选择之上,如果在第一年下乡时他主动报名,他的人生就不会象这样处处被动,这种看法看似有点道理——却犯了把人生简单化的错误。
  事实上,人生虽然未必有多么的复杂,但也绝不象电子游戏那么简单——说句题外话,人们之所以迷恋电子游戏,正是因为游戏中的社会博弈规则符合玩家所想象的人生法则,所以他们可以在最适宜于他们思维定势的规则中获得虚拟的成功感觉,而真正的人生,其变量或变数却远比电子游戏要多得多,因此更富于挑战性,更要有趣得多——现实版本的人生有趣之处就在于:失败的选择会让人陷入失败的惯性之中,而正确的选择却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开始。最常见的人生失败都有着“一着失误,满盘皆输”的特点,但只靠着一次选择就决胜终生的事情,却是不常见。
  我们在前面说过了,考上公务员的不只是张满一个人,至少还包括了与他的考分相同但排名却不尽相同的杨召、李晓飞和张思静三个人,他们也都和张满一样,一端上公务员的金饭碗就面临着一次下乡的“机遇”。
  现在我们说杨召——也许不是杨召,而是李晓飞或是张思静,但名字的区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他们的人生选择——杨召听到下乡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自己八成跑不掉。对于下乡这种事,杨召的看法与张满不同,他不是把下乡扶贫视为负担或是麻烦,相反,他对此有着一种淡泊而超脱的态度,认为这是对他自己而言极有意义的一次人生历练,而且——有可能——成为他人生成功的一项重要资本,对他将来的人生事业大有助益。于是他主动的报了名,赢得了那些拖家带口一日也无法撇开家务远离的同事们的鼓掌与欢迎——这孩子,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还算是懂事。
  于是杨召心情愉快的踏上了磨砺自己人生的旅程,然后他才发现,他在单位中的积极报名并无助于他的人生成功,他马上就面临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
  前面已经说过的了,张满所错过的第一次下乡的机会,是挂职在近郊,而且为期只有三个月。这对于那些有许多人生问题急切的需要在城市中解决的人来说,这种下乡的方式无疑会受到欢迎的。但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因为与政府煅练干部的初衷是相孛的,因此这种情形固然是有,但并不普遍,总有些干部要“沉下去”——要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下到偏远的地带而非城郊,要真刀实枪的干一番事业而非摆花架子。
  这个方案是可想而知的,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政府的扶贫工作都是选择在近郊兜风观光三个月,只流于形式的话,那么政府的扶贫工作与干部的煅练就无从谈起,组织部需要更具衡量价值的硬性指标来考核干部队伍,所以要求干部沉下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近郊的三个月观光旅游只是为那些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者是工作上确实离不开的人所准备的,而主动报名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杨召面临着又一次的人生选择,是选择近郊的三个月,还是选择偏远地带的一年或更长时间?
  杨召决定观望观望再说。
  观望的结果极不乐观,这一次下乡的人马大部分都要留在近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真正需要“沉下去”,而且这些“沉下去”的人也是有着说法的,他们大多是一些“梯队干部”,都是受组织部直接考核并关注的,而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杨召显然不在此列。
  如果杨召选择“沉下去”的话,那么他的选择无疑带着点陪太子读书的态势,沉下去的人回来之后重用的重用,提拨的提拨,没他杨召的什么事,他有理由跟着起哄吗?
  更何况,杨召之所以踊跃报名下乡,并非是他多么的热爱乡下农耕生活,热爱农耕生活的人不是没有,但那肯定不是他杨召。倾家荡产读一个大学文凭,就为了下乡务农?除非是脑筋有毛病的人才会这样想。
  此外,三个月的时间终究是好糊弄的,可如果真要是沉下去一年或更久的话,万一什么时候他的表现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的话,那杨召所付出的一切岂不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了吗?
  思前想后,杨召决定他“不沉下去”,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务员而已,没必要把政府扶贫的任务全都自己扛,他扛不动,代表不了所有下乡煅练的人员。于是他留了个心眼,跟队长解释说家里有事离不开,所以希望能够把他安排在近郊,他认为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用不着解释太多。
  事后分析起来,或许是杨召的“观望期”出了问题,如果他抢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向队长说明白的话,也许不会有后来的麻烦。但是因为杨召心眼太多,拖延了两天观察情形,而别人却抢在这两天的功夫里报名要求去近郊,开始时队长还无可无不可,但随着每个人都想留在近郊观光,不愿意真正的“沉下去”,队长就有点沉不住气了。留在近郊固然是好,但偏远的贫穷地区才更需要扶持,这个道理用不着说,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队长希望杨召能够选择他真正应该选择的——偏远地区,而非近郊。
  这意外的情况让杨召很是恼火,有些正在考察期间的干部还留在近郊,偏偏就是让他去偏远地区,说明白了,这岂不是让他杨召替那些人去“煅练”,替那些人挣取“政治资本”吗?这个明显是偏激的想法左右了他。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到了他的选择:单位都认为他是下乡三个月,连他三个月以后的工作安排都已经考虑好了,如果他真的实打实的沉到乡下一年时间的话,单位也会大吃一惊,而且也未必能够接受。
  就这样,杨召替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单位要求他三个月后回去报到。
  既然杨召扯到了单位,那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工作队的队长专门和杨召的单位做了一次电话沟通。沟通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杨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对于单位来说,他是下乡一年还是十年,哪怕他一辈子不回来,对单位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单位搞了一招太极推手:让杨召自己拿主意,说到底他的选择是下乡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单位不插这个手。
  单位这个意思很明白,反正当初单位派出他杨召的时候,是以近郊三个月的名义派出的,他到了工作队却搞了偏远地区长达一年,这就是他杨召自己弄出来的麻烦了,必须由他自己来解决。
  杨召很是惶惑,不明白好端端的事情怎么会搞到这种地步,不情愿替梯队干部们去偏远地区,再考虑到工作队不过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别管队长是因为什么原因非要和他过不去,但有一条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等他从乡下再回到单位之后,或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机会与这位讨厌的队长打交道了,既然这是一锤子买卖,他又何必要屈服于对方的压力呢?
  于是杨召明确表态:他一定要留在换郊。
  而队长也明确的告诉他:他或者是服从安排去偏远地区吃糠咽菜,或者是回单位去换个人来,扶贫工作组侍候不起他这号大爷。
  杨召被退回——他的前程就这样砸掉了,这件事让他气恼交加,欲哭无泪,明明是他积极主动报名下乡的,可搞到最后,他却成了“难侍候的大爷”,这种恼人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杨召想不明白,但是他却因此而悟到了另外一条人生法则:
  麻烦无处不在,正确的选择并不意味着麻烦的结束,不过是麻烦的开始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达梦教育 ( 津ICP备17009943号-1 )

分享到:
达梦教育官方微信平台
欢迎关注达梦教育官网微信平台
扫一扫,达梦课程免费学

GMT+8, 2024-9-28 07: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达梦教育 www.admway.com

© 2012-2020 Dream Educ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